薪火映匠心,师恩照征途——致敬天桥起重那些“传艺更传志”的引路人
发布时间:
2025-09-10 10:03
来源: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;师者匠心,薪火永续。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们的目光投向天桥起重的各个岗位——从钢花飞溅的生产车间到精密严谨的研发阵地,从千里之外的项目现场到井然有序的办公区域,一批批“师傅们”以言传为引、身教为范,将精湛技艺倾囊相授,让天桥精神赓续传承,为公司发展培育了一批批新生力量,工匠精神在岁月沉淀中愈发璀璨。
生产一线:严师传技,责任续航
田心厂区备料车间里,班长文强新与徒弟胡智翔搭档的身影,是生产一线“传帮带”最鲜活的缩影。扎根一线多年的文强新,不仅练就了扎实过硬的技术功底,更始终将“带好新人、接续技艺”当作肩头重任。从识图辨图的基础要点到备料操作的实操细节,他手把手示范动作、逐环节拆解要领,以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为徒弟树立职业标杆。而勤勉好学的胡智翔则始终以师傅为榜样潜心钻研,在悉心指引下快速成长,将前辈的经验智慧转化为自身的岗位能力。在这对师徒身上,不仅是有技能的传递,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的接力。
客户现场:实战淬炼,匠心接力
起重机事业部的谭永德,是入职20余年的“调试老兵”。经他之手,无数台多功能天车顺利投用,一个个技术难题迎刃而解,“调试专家”的名号早已深入人心。今年7月刚入职的电气专业新人黎焕鸣,深谙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8 月便主动追随师傅奔赴客户项目现场。从程序优化到设备调试,从故障排查到系统校准,谭永德毫无保留地倾吐实战心得,把“调试秘诀”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。师徒二人并肩作战、默契配合,推动项目圆满落地,而这份沉甸甸的匠心与技艺,也从师傅的掌心稳稳交到了徒弟的心里。
质检阵地:双师引路,守护品质
初入天桥舜臣技术质量部时,朱诗业曾因复杂的设备构造与繁琐的工艺流程倍感迷茫,陈富明与曹曙光两位师傅则如灯塔般为他照亮了职场前路。两位师傅从最基础的零件名称、构造原理讲起,再到组装操作规范的手把手教学,每一处都讲解得细致入微。短短两个多月,朱诗业不仅能独立完成多项质检任务,更筑牢了“精益求精守质量”的职业理念。他立志要将这份师徒温情与协作精神延续下去,而这种“传”与“承”的双向奔赴,正是工匠精神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。
设计战线:图纸为桥,匠心相传
天桥环境技术部资深技术员胡齐,将二十余年沉淀的图纸、项目文件凝练成“设计宝典”,对徒弟廖佳奇开启“手把手”传授。从图纸标注的规范细节、参数计算的精准逻辑,到方案优化的全局思维、跨部门协作的沟通技巧,毫无保留倾囊相授。徒弟廖佳奇则谦逊笃学、潜心钻研,从初时面对任务“无从下手”,逐步成长为独立担纲任务、主动提出优化建议的技术骨干。二人以图纸为媒,让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活力。
研发前沿:名师领航,智启未来
在智能化研发的前沿阵地,“师傅们”的精准领航让新人少走了无数弯路。天桥嘉成智能产线事业部的麻金川刚入职时,师傅朱朋克便结合他的职业意向,为其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。针对他的知识空白,朱朋克不仅针对性指导其攻克多款核心编程软件,更手把手教授设备实操,助力他从“职场小白”快速蜕变为能挑技术大梁的骨干。智能天车及装备事业部的谭清亮则始终感恩师傅蒙正远的“点醒之恩”——蒙师傅待人谦和,从不以资历自居,却总以深厚学识精准点透图纸上的毫米误差、结构里的受力盲区,更教会他“提前预判、想在前头”的设计思维,让他的研发之路走得更稳、更实。
管理后台:温情带教,亦师亦友
在管理岗位的后方阵地,“师傅们”的温暖陪伴同样动人。天桥嘉成财务部的肖佳蓉至今记得,刚入职时面对繁杂的财务报表手足无措,师傅贺丹总是主动凑到她身边,手把手教她填录数据、梳理逻辑;讲解票据合规要求时,会特意用彩色笔标注出易错重点,反复叮嘱 “做财务就是要锱铢必较、守住细节”。如今,肖佳蓉已能独立完成费用报销、往来账务处理等工作,更与 “丹姐”处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——这份饱含着技能与温情的传承,让职场初体验满是暖意与安心。
师者,不仅是业务技能的传授者,更是匠心精神的传承者。他们以经年累月的坚守沉淀技艺,以毫无保留的热忱培育新人,让“师徒传帮带”的优良传统在天桥起重的各个岗位落地生根,让“严谨、专注、精进、担当”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。
在此,我们向每一位坚守传承、用心授业的“师傅们”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真挚的感谢!
上一页
上一页